滇剧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滇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到光绪年间,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十分盛行。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丝弦腔、胡琴腔、襄阳腔分别源于秦腔、徽调、汉调等古老的声腔,同时又受到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滇剧板式丰富多变,曲调自然流畅,能表演各种题材、样式、结构和情调的剧目。 [1]
2008年6月7日,滇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32。
中文名
滇剧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
遗产编号
Ⅳ-132
申报单位
云南省玉溪市滇剧团和云南省滇剧院
申报地区
云南省昆明市
遗产类型
传统戏剧

滇剧

滇剧
滇剧包括丝弦、襄阳、胡琴等3种声腔和部分杂调,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并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
滇剧的发展,已经历了清代、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清代,是滇剧孕育、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剧班子之后,又出现了泰洪、庆寿、福升等戏班,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到了光绪年间,滇剧已经比较兴盛。不仅有了职业戏班,农村中的一些业余滇戏班子也纷纷成立。
辛亥革命时期,滇剧逐步建立了戏园,蒙自、个旧、东川等地也先后出现了戏园。辛亥革命后,业余滇剧艺人梁星周、叶少庄等搜集了200多出小戏,印刷经销,流传较广。
民国时期,滇剧由兴盛逐步走向衰落。特别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反动军官杨据之对艺人抓、打、关、骂,进行人身侮辱,许多艺人被迫流离失所,逃奔外乡。杨据之还搞来一些青年,成立科班,大肆演出宣扬封建迷信的剧目。由于反动派的摧残,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滇剧已濒临绝境。
据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乔嘉瑞介绍,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改人、改戏、改制”的3改活动,省和许多地、州、市、县都建立了国营滇剧团。1950年,省里成立了实验滇剧团,1953年改为省滇剧团,1960年建立了省滇剧院。在这段时期,很多优秀的文科大学毕业生也被分配到了滇剧团,记录、整理了一批又一批传统剧目,剧团和省文艺学校先后招收和培养了数百名滇剧演员及编导、音乐、舞美人才,大大充实了滇剧的新生力量。滇剧获得了新生和迅速发展。
滇剧滇剧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方面有了不同的需求,滇剧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也有了衰败的迹象。虽然滇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形态,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坐打”,具有“雅俗共赏、古今同趣”的乐趣,但滇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解码”,一个完全不懂古老剧种文化的人,刚接触时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新生一代难免会被更易于接受、更有娱乐性的东西吸引。
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建设,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古老剧种需要保护,“文华奖”、“梅花奖”等各种奖项的设立保护了滇剧的发展。这次举办的滇剧花灯艺术周也促进了滇剧花灯等地方艺术的振兴。

文化特征

表演艺术

滇剧的表演善于刻划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这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牛皋扯旨》中的牛皋与陆文亮,《烤火下山》中的倪骏与尹碧莲,都是通过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矛盾的过程,形象生动,性格突出,注意体验和体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另一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民间歌谣的风格,如《秦香莲》一剧中的许多唱词,词句明白如话,充满生活气息。

声腔介绍

滇剧剧照滇剧剧照
丝弦腔源于秦腔,在滇戏三种构成因素中是主要的一种,它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可用于喜剧,也可用于悲剧。胡琴源于徽调的石牌腔,与二黄腔同源,故近似京剧二黄,但与京剧二黄又有不同,没有【原板】,其中有一种【梅花板】是由【二流】跺起来加以变化而成的,在歌唱中夹带诉说,可以唱到数十句不觉其繁复,真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常用于《黛玉焚稿》之类情节悲啼的戏里。
襄阳腔来自湖北汉剧襄河派。由于长期在云南流行,不断发展,并以云南土音演唱,与汉剧西皮已不尽相同而自具一格。特点是曲调流畅,旋律轻快、幽默,长于表达轻松欢畅的情绪。
滇剧脸谱滇剧脸谱
胡琴腔即二簧,来自徽调,入滇后也具有了地方特点,其曲调庄重、委婉。杂调有以唢呐伴奏的“七句半”,以南胡伴奏的“筒筒腔”,以锣鼓打击乐器伴奏的“课课子”等,多用于生活小戏。
几种声腔的使用,多以丝弦腔为主,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出戏一种声腔歌唱到底,如丝弦腔的“春、梅、花、梵”四大本(即《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错》《梵王宫》)等;另一种是多种声腔混用,艺人称“两下锅”或“三下锅”,如《二龙山》是胡琴、襄阳“两下锅”,《三祭江》《杀四门》等是“三下锅”。
滇剧的三种主要声腔,结构均为板式变化体,都有倒板、机头(类似回龙,但变化更多)、一字、二流、三板和滚板等板式。此外,各声腔又有各自独有的板式唱腔,如丝弦腔有安庆调、坝儿腔、二十四梆梆、飞梆子等;胡琴腔有平板、架桥、梅花板、人参调等。伴奏乐器丝弦腔以锯琴(近似秦腔的二股弦)为主,襄阳腔、胡琴腔以胡琴为主。此外尚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大唢呐)、叫鸡(小锁呐)、笛子等。打击乐器有小鼓、大鼓、梆梆、提手、大锣、小锣、钹、碰铃、镲等。

唱腔特点

滇剧唱腔主要分为丝弦、襄阳、胡琴三大系统。每种唱腔大体都有倒板、机头、一字、二流、三板、滚板等具体曲调。此外还有一部分昆腔曲牌和吹牌。
丝弦腔高亢激越又兼柔和悠扬,来自汉剧声腔,属西皮唱腔系统;胡琴腔舒展动听,来自徽剧声腔,属二黄唱腔系统;襄阳腔明快开朗,也类似于京剧、汉剧中的西皮唱腔,受秦腔梆子影响明显。
滇剧声腔系统可以说是来自多个声腔系统。其中,川剧对滇剧的影响十分重要。云南邻近四川,历代都有四川移民以分散的方式进入。久之,四川移民成为云南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川剧班的演员进入云南的也不少。因为方言接近,他们中的大多数便留在云南演出,改演滇剧。于是便有不少川剧声腔、表演方式和剧目,无形中渗入到滇剧之中。

音乐

滇剧的音乐虽然出于秦腔、徽调与汉调,但经过与当地的语言、风习和地方戏曲长期融合,已经与原风格有很大差异。丝弦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悲喜均可,它以枣木梆击节,具有秦腔高亢、激越、强烈的特点,也不乏云南民歌的委婉、细腻、欢快,称为“滇梆子”。
胡琴源于与二黄同源的徽调石牌腔,近似京剧二黄,但没有【原板】;襄阳是吸收了汉剧襄河派的西皮调演化而来,旋律流畅,适于表现愉快、喜悦与激奋的感情。

代表剧目

滇剧的剧目约有一千多个,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秦腔路子与丝弦腔一起传入,如《春秋配》《花田错》《高平关》等。
川路子来自川剧,如“五袍”:《黄袍记》(赵匡胤雪夜访普)《青袍记》(梁灏八十中状元)《白袍记》(尉迟恭访薛仁贵)《绿袍记》(萧何月下追韩信)《红袍记》(刘知远打天下);“四柱”:《炮烙柱》(纣王诛梅伯)《水晶柱》(观音收鼋妖)《五行柱》(孙悟空闹天宫)《碰天柱》(共工触不周山)等。
京路子来自皮簧戏(徽、汉、京剧),如《打渔杀家》《坐宫》等。
滇路子分两种:一种是云南作者或艺人编写的当地历史故事戏,如《薛尔望投潭》《逼死坡》、《宁北妃》《陈圆圆出家》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时装戏,如《一碗虾仁》《新探亲》等;另一种是移植外地剧种的剧目,如《三国》《水浒》《红楼》等戏中的部分节目,此外还有《打面缸》《大裁衣》等杂调小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滇剧的传统剧目是结合了时代特点和云南当地状况编演的,反映了边疆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生活,为地方历史文化和西南边疆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传承现状

滇剧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数代人的推崇,但在近年的发展中却日渐式微,滇剧表演人才存在结构老化,滇剧传承面临断代的问题。

传承人物

王玉珍,女,汉族,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滇剧。
梁子华,男,汉族,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滇剧。
杨茂,男,回族,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滇剧。

保护措施

2013年9月12日,云南省滇剧院与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
根据表演艺术**训练时期的年龄特点,传承班面向云南全省招收年龄11岁至13岁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学制6年。学生学习期间减免部分学费,毕业取得中专学历。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凡经毕业考核合格的学生,原则上定向分配到云南省滇剧院工作,并逐年解决编制问题。
2019年1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昆明市文化馆、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云南省滇剧院获得“滇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主要流派

宜良滇剧

滇剧剧照滇剧剧照
昆明市宜良县滇剧演出的年代较早。据《曲靖地区戏曲志》记载,清末民初,宜良县就有陈维纯组建的滇剧班子,主要演折子戏,也演出根据地方民间故事改编的条纲戏。由于演出活动较频繁,就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滇剧艺人。1953年,宜良成立了“协兴滇剧社”,把一些分散在民间的滇剧艺人吸收入社。1955年,宜良的滇剧班子合并于曲靖地区滇剧团,在宜良成立了曲靖地区滇剧团一队。1959年,宜良在滇剧一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宜良县滇剧团,云南省**滇剧演员彭国珍、竹八音、小八音、戚少斌及琴师殷质泰等都曾是该团早期的骨干。
1967年,宜良县滇剧团解散。1979年,以宜良县文艺宣传队为基础恢复了滇剧团,不但招回了一部分滇剧老艺人,还吸收了一批年轻演员,演出了滇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七侠五义》《三姐下凡》《杨家将》《樊梨花》等,观众十分踊跃,滇剧演出日益兴盛。1975年后,宜良县滇剧团创作了历史剧《天波潮》《穿袈裟的军人》等剧目,参加曲靖地区文艺汇演并获奖。后来又创作了民间故事剧《兔仙救龙记》,现代剧《野菊花》《绿林新传奇》等剧目,在昆明戏剧汇演中均获奖。

凤庆滇剧

滇剧脸谱滇剧脸谱
临沧市凤庆县滇剧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最早传入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金玉的“天庆班”到该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后产生了一批滇剧票友。一些地方官绅等筹款建戏台购戏装,组织演出,并不断邀请滇剧班和**演员演出了许多滇剧剧目,滇剧在凤庆的演出活动影响增大,流布更广。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一定造诣的当地票友,生、旦、净、丑都有,有的还搭班下海,以演出滇剧为生。1933年成立**个业余滇剧社“尚友社”,所演剧本大多为1935年由务本堂、云南大新书店、瑞华书局出版的《滇剧大观》《新滇剧》《滇剧曲谱》等,并移植了一些川剧剧目。抗战期间,“尚友社”多次募捐义演《木兰从军》《苏武牧羊》《岳飞传》等剧目,所得收入全部捐给前方或灾区,受到当时的省政府表彰。1953年顺宁滇剧团成立,后改为凤庆滇剧团。
经过多年演出实践,凤庆滇剧团已基本形成一支行当齐全,阵容整齐,唱、念、做、打各具风格,有一定影响的滇剧演出队伍,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为改革滇剧唱腔作出了贡献。如赵兴仁创出的“反丝弦”、“反二黄”及融“襄阳”、“胡琴”、“丝弦”和杂牌小调为一体的“五音联蝉”,丰富发展了滇剧唱腔。在演绎好移植剧目的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夜梅》《双冤案》《生日蛋糕》《借嫁妆》《阳雀叫醒梦中人》《涌金烈火》《心愿》《对象》《金秋宴》《蜂王选婿》等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原创剧目,参加过省级汇演并获奖,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表演者和剧作者。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文化消费的多元化,该县滇剧团于1990年解散后,已很少演滇剧,但不少业余爱好者和民间艺人仍然在节假日或红白喜事等场合,组织一些围鼓演唱“板凳戏”。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2年10月24日、25日,滇剧《大唐公主》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2018年1月18日晚,滇剧《京娘送兄》《白水滩》参与了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的最后一场演出暨闭幕式颁奖晚会。
2018年12月22日晚,大型现实主义题材滇剧《回家》在昆明剧院首演。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滇剧参与其中   。

荣誉表彰

2009年8月,滇剧《大唐公主》赴呼和浩特参与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金孔雀”综合大奖,并同时获得优秀导演奖、优秀唱腔设计奖等11个单项奖;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市文化体育局获得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组织奖。
2011年,滇剧《大唐公主》参加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荣获金奖及五个单项一等奖。





上一篇黔剧

下一篇傣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